高手VR-VR虚拟现实用户资讯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VR资讯 / VR杂谈 / 正文内容

VR营销的五种参考模式

全文导读

VR是除去真实世界之外,唯一一个可以带来临场感的媒介。它可以欺骗人的大脑,使人觉得自己就是在那。这也是为什么,它相比其他营销媒介,更可以带来真实、强烈的品牌及产品体验。

VR是除去真实世界之外,唯一一个可以带来临场感的媒介。它可以欺骗人的大脑,使人觉得自己就是在那。这也是为什么,它相比其他营销媒介,更可以带来真实、强烈的品牌及产品体验。

不过,目前大部分VR营销还是披着VR外壳在走老路,美联航的VR体验就是个不那么成功的例子,虽然找来了马特达蒙,但全程没有露脸,话倒是讲了很多,更像是照念主角“头等舱”的完全版介绍。

在谈到如何利用VR来为品牌和观众服务时,很多人还是在黑暗中摸索,不过即便如此,一些可借鉴的模式已经开始出现了:

VR 营销构建叙事场景

方式:使观众沉浸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叙事场景中,并不动声色的融入品牌精神。相比于纯粹的花式产品展示,构建一个故事来提供终极品牌体验更适合VR的特性。

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现有顾客的忠诚度。

案例:捷豹联手Hammerhead VR工作室,以穆雷为主角打造了温网的VR体验,同时送出2万台定制款谷歌cardboard。

VR 营销呈现品牌使命

方式:通过VR这种媒介让观众真正去感受品牌的使命,而不仅仅是宣传和告知。

优势:提升品牌忠诚度和消费体验。

案例:美国以懒人鞋起家的品牌TOMS,从最初就以环保和公益为品牌使命。即“ONE FOR ONE”,每售出一双鞋,就捐一双给困难儿童。

VR营销上也是围绕这个使命,TOMS和VRSE(已更名为Within)合作制作了VR体验《A Walk in their Shoes》,讲述了一位TOMS顾客的哥伦比亚之旅,记录了他和一位接受其帮助的当地孩子相见。在这之前,TOMS还制作了《Experience the TOMS Virtual Giving Trip》,创始人带队记录在秘鲁送鞋的过程。

可以说是营销做得好,行善也有头有尾。

VR 营销展现生活方式

方式:展示产品/服务的属性和优势,但不是让观众来看它们是如何生产和工作的,而是将体验者置身于产品/服务所能带给他们的生活方式/体验中。

优势:提升产品理解度和品牌忠诚度。

案例:户外品牌Merrell和金牌特效团队Framestore合作,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带来了自家的VR体验《Trailscape》。体验者戴上头显就可以瞬间移动到意大利的白云石山脉,体验登山的惊险与乐趣。

而Merrell制作这个VR体验的原因在于品牌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身为户外品牌却与年轻消费群体联系减弱,调查之后发现年轻人对于共享体验最有兴趣,继而决定将自然与科技联系在一起。

VR 营销虚拟展厅

方式:让消费者在VR中体验产品或进行操作,来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和个性化的选择。

优势:提升购物体验和售后服务满意度。

案例:宜家在steam平台上线了“宜家 VR Experience”,用户可以体验在真实大小的宜家厨房中进行自定义设计,还有成人和儿童两种视角。

VR 营销虚拟研发

方式:收集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来引导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的制定等。

优势:缩短研发过程,利于制定更适合的营销策略。

案例:数据咨询服务公司Kantar推出VR服务,使零售商在将策略和概念投入实际应用之前可以先在虚拟环境中试用。

分享一下
  • 我们关注VR行业更新动态,有新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请猛戳这里→ 寻求报道
    « 返回高手VR首页
    VR 手机游戏 VR设备 VR游戏 H5小游戏 VR美女视频

    前一篇:VR电影很新鲜,揭秘VR互动电影的现状

    后一篇:VR这列开向科幻的列车何时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