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VR-VR虚拟现实用户资讯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VR资讯 / VR杂谈 / 正文内容

这些年,科幻作家们关于VR的预言

全文导读

VR如日中天,但基本原理和概念并不新鲜,六十多年来,科幻小说家早已在作品里一一预言。

早在1950年代,科幻作家们就开始试水虚拟世界。雷·布莱伯利(Ray Bradbury’)1951年出版的《The Veldt》讲了一对小朋友在虚拟苗圃里的故事。弗里德里克·波尔(Frederik Pohl)1955年出版的《The Tunnel Under the World》里:男主人公掉进了虚拟市场营销陷阱,一直重复过同一天。

heix 黑匣网

小詹姆斯·提普奇(JamesTiptree,Jr.)1973年的故事《The Girl Who Was Plugged In》里,女主人公Philadelphia Burke脑垂体发育不全,自杀未果后,她获得新生——未来世界里,女主人公被当作被商家用来做广告,演示着商品使用,诱惑周边人购买。

提普奇凭借《The Girl Who Was Plugged In》获得1974年雨果奖,这部小说虽未提及VR,但却为后来的科幻作者开辟了虚拟现实新思路。

提普奇获奖十年后,有一天,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温哥华游乐中心深受启发:“即使是非常简单的游戏,孩子们都能十分投入。我觉得他们很想去到游戏里,真实世界暂时消失了。”

于是,他开始写一个科幻小说初稿,故事粗糙、情节紧张:来自机器世界的黑客Case,获得了生命——他开始为神秘莫测的男人阿米蒂奇(Armitage)工作。

这就是《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迄今最有影响力的赛伯朋克小说。《神经漫游者》是对萌芽中的互联网最早最好的描述。在众人还不了解互联网为何物前,此书完全解释了互联网的技术及功能。此外,吉布森还预言了互联网的工作形式、人机交互模式等等。

heix 黑匣网

《神经漫游者》在科幻小说和技术界的地位无可取代。即使导演史蒂芬·利斯伯吉尔(Steven Lisberger)1982年电影《Tron》率先拍出数码世界,但吉布森轻描淡写构建的互联网概念,影响深远——出版后多年,仍影响着技术界发展。

吉布森之后,另一位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又改变了大众对网络空间的设想。1992年,他出版了第三部小说《雪崩》——在以私人利益为先的21世纪,一个元节玩家Hiro Protagonist 染上了名为“雪崩”新药瘾,之后玩家的虚拟化身和真身都受到感染。

heix 黑匣网

斯蒂芬森暗示:网络空间和虚拟现实都意味逃离,除真实世界外,这些是可以逃离的空间。在《雪崩》里,他不仅介绍技术概念,还解释了人们为何会为其痴迷上瘾。虚拟现实如何运作,人类的机会和可能都潜藏在字里行间。就像提普奇描述的物理替身,斯蒂芬森笔下的Hiro Protagonist 也可能是虚拟世界里的其他人。

之后的虚拟现实小说充分利用了斯蒂芬森的概念——恩斯特·克莱恩的《玩家一号》里,韦德·沃兹一直在寻找绿洲里的彩蛋; Thomas Sweterlitsch的《明日复明日》打造了一个可以毁灭的世界,VR里不再是娱乐。

heix 黑匣网

这些经典小说最大的亮点在于,用最鲜活的实例来解说技术。而且,作家们描绘的并不是他们的虚拟世界,是源起生活、容纳个人价值观后加工的人们心中的世界。

其实,VR为作家们提供很好的灵感,科技创新又为多维度真实带来可能。分不清真假之时,VR艺术就足够炉火纯青。

尽管VR才刚刚起步,但这些作家告诉我们VR的起源,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分享一下
  • 我们关注VR行业更新动态,有新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请猛戳这里→ 寻求报道
    « 返回高手VR首页
    VR 手机游戏 VR设备 VR游戏 H5小游戏 VR美女视频

    前一篇:AR+油画:艺术家纪念索姆河战役100周年

    后一篇:极客式浪漫:七场最美VR烟花